一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概况
基于云计算、大数据、虚拟仿真技术,将虚拟技术与建筑教育深度融合,天博在线与广联达合作共建了“天博在线大学BIM综合实训中心”,该中心集教学资源、理论教学、实践教学为一体,基于产教融合、资源共建共享、工学结合,打造集教学、实训、服务、创业、培训、科研“五位一体”的建筑信息化人才实训基地。
二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(实验项目、功能及效果等)
1.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全过程管理综合实训:利用BIM5D等软件系统,进行从工程中标至工程竣工的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业务模拟,在校内掌握工程项目管理业务全过程。2017年9月开展实训,45人,4周,1440人时数。
2、BIM+虚拟仿真实训:基于Unity 3D技术,建立实体模型+环幕硬件系统+三维仿真软件系统,实现三维现场施工工艺仿真等功能。2017年10月开展实训,45人,4周,720人时数。
3、基于BIM技术的造价-招投标实训:教师在授课时以实际的招投标业务为主线,将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。2017年10月开展实训,45人,4周,720人时数。
三、虚拟仿真实验的教学平台(平台功能、信息化设备、网络与信息安全等)
BIM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多媒体教室设在土木楼 4 楼、 拥有可同时容纳45人的网络机房。中心全部实现了实验、实训设备与中心的信息化、网络化、智能化建设目标,制定并落实了实验教育设备运行维护的软硬件保障措施,实现了中心全方位开放管理,满足了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。设备摆放与空间布局合理,能够满足教学要求,环境条件符合国家环保要求,中心教学环境清洁、整齐、卫生,为广大师生创造了良好的教学、工作环境。电脑设备安装了广联达BIM钢筋算量软件等试用版软件23款,可以满足目前的教学实训需求。
四、合作企业的概况和参与程度
BIM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是在天博在线大学BIM综合实训中心的基础上建立的,通过引入先进的BIM技术进行教学,不仅能够使学院的技术教学走在国内同行的前列,而且能够为今后建立高科技科研课题,对外开展更为广泛的技术交流合作奠定扎实的基础。建立校企互兼互聘、柔性流动机制,搭建跨学科人才共享平台。探索建立契约管理和兼职教师定酬、考核保障机制,促进兼职教师队伍的稳定和工作质量的提高。2017年9月、10月,我院土木专业全体教师与广联达公司培训师共同完成了为期8周的土木工程专业的生产实习工作,采用线上讲授、线下辅导,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,较好的完成了实训任务。
五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和管理队伍(教师水平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和研发水平、队伍结构等)
BIM中心现有试验教师23人,正高2人,副高8人,讲师13人,企业培训师5人。中心承担包括国家863子课题、国家“十二五”科技计划课题、省(部)、市级各类课题20余项,专利及软件著作权10余项,科研经费年均超过100万元,获得科研奖励10余项;公开发表论文50余篇。获得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5项。现有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,公开出版教材、专著5余部。承担省、校级教学研究课题10余项,获校级教改成果奖5余项;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大赛获国家级、省级、市级、校级奖项10余项。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累计立项50余项,其中国家级3项,省级5项。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获国家级、省级、市级、校级奖项30余项。
六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管理体系(组织保障、制度保障、管理规范等)
组织保障:BIM中心实行中心主任负责制,中心主任全面负责中心的实验教学、建设和日常管理工作,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各项目的实验教学、建设和日常管理工作。各教学实验室教师负责本实验室的教学和教改工作,实验员协助教师对实验室进行维护和保养。
制度保障:BIM中心在遵循国家级示范中心相关制度的条件下,细化并制订了一系列的管理规章细则,确保中心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。如《实验中心用电安全制度》、《实验中心消防安全制度》、《实验中心软件安全使用制度》、《实验中心财产登记和保护制度》等。
管理规范:BIM中心主任全面负责中心的各项事务,下设有专职实验教师来管理虚拟仿真中心的日常管理,并制定中心的规划与建设发展计划并上报于学校教务处,由学校进行统一的建设。
七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特色与创新
特色:建设了多专业集成化智能建筑系统BIM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模块基于智能建筑功能需求,建设建筑智能信息技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模块。包括建筑供配电与照明虚拟仿真实验、建筑电气控制技术虚拟仿真实验、节能建筑能耗虚拟仿真实验、建筑物虚拟漫游人机交互虚拟仿真实验、室内热湿与气流环境虚拟仿真实验和建筑声环境虚拟仿真实验等,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建筑的功能要求,从而在将来的工程实践中建设具有更好服务功能的建筑。
创新:智慧建造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在建设完成之后,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接受从工程结构设计、施工、管理到后续节能环保等全过程、全方位的综合知识,另一方面培养他们从理论到实践、理论和实践交叉融合的综合能力,实现知识、能力、素质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。